首页 > 热点资讯 

经济学家陈奕名:假日经济的下一个机会在哪里?

时间:2015-10-08 来源:未知 责编:
  
    国庆刚刚过去,每个人都满载着这个假期不同的家乡记忆或者旅游记忆返回工作岗位,但大家都有点相同的记忆,就是拥挤的交通和难买的车票和机票。根据交通部门的统计,今年国庆节“黄金周”有超过7.5亿人出行,相当于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出门逛了一圈。而这个逛就很有文章,这个由假日经济带来的巨大经济增量却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和管理。
 

    一.假日经济和跨境消费的尴尬境地

    好好的一个假日经济,本应该大力度促进国内的各行业经济增长,却一不小心肥了别家的钱包,拿日本来说,根据日本新闻网报道,国庆期间,从中国各地飞往日本的飞机基本都处于满座,日本政府观光局上海事务所称,从上海前往日本的豪华客船也比去年同期增大了4倍,而日本政府观光局统计说,国庆期间中国赴日旅游人数达到45万人,消费总额达到1125亿日元。都说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大家都没有钱消费,那这1125亿日元的经济增量是怎样爆发出来的呢?
                                                                                                                       

    二.商业无序炒作和盲目跟风的单次消费矛盾

    更有意思的是,出行的这7亿多人,不管境内还是境外的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一股脑的干一件事,要么一起买马桶盖,要么一天之内用人头封锁一个旅游景区,而作为商家为了更好的吸引消费者,在国庆之前就已经开始各种的商业炒作,唯恐错失难得的商业机会,而这种炒作更是为糟糕差劲的消费体验埋下了伏笔,有现金流就好,品质就再说了。而作为消费者,很多地方反正也就是去一次,拥挤就拥挤了,反正我来过了。这两种矛盾的心态带了的病态经济增量反而是旅游体验的核心,这是很麻烦的事情,这种通过短期的病态爆发模式释放带来的经济增量只会损害长期的经济发展。
 

    三.传统文化缺乏传承和引导

    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大国,有着非常多的文化传统,拿节气和纪念日来说,从打春开始,中秋、端午,国庆、建军,妇女节,儿童节等等纪念日一年排下来也将近上百,如何规范化的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引导,从假日经济来说,直接带来的就是各区域各地方的经济增量,而这样的系统研究却迟迟没有完善,这不仅仅是假日办的事情,要有更多相关的国家机构参与深入研究,更要让地方政府甚至重要的商家参与,这里面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对各地经济和全国经济都有着巨大的帮助。
 

    四.商业系统的经济增量机会

    作为商家来说,不管是在消费链条的哪个环节,也应该深入反思,如何通过持续的系统化的增长来提高自己的品牌收益和现金流收益,而不是靠着假日经济的突飞猛进来自我欣喜。你怎么不想想,没有假日经济,你又如何面对气势汹汹的互联网电商的大冲击呢?

相关阅读

深耕情绪消费,创新产品形态,是IP保持生命力的核心法则。酷乐潮玩自2023年10月推出原创IP"豚豚崽&quo[详细]
2024年义乌礼品、时尚用品及家庭用品展览会(以下简称义乌礼品展)将于2024年5月19日-21日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A1[详细]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鲜花不再只出现在生日、情人节、教师节、婚礼等特定节日场景中,花卉电商们为了提高产品复购率与[详细]
吉东泰康拜博集团级专家泰康拜博医疗集团颌面外科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泰康拜博口腔浙江事业部医疗总院长、总监国家执业医师临[详细]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无论哪一种品类,种草行为对消费者最后产生购买行为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74%的用户曾经购买过被种草的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