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动态 

齐白石对吴昌硕极为折服 “衰年变法”系学吴而起

时间:2014-08-12 来源:老末 责编:

  作为20世纪海上画派的巨擘,吴昌硕不仅影响了一批扎根于上海、江浙地域的画家,其浑厚雄强的画风,也经由陈师曾等人辐射到京津地区。在缶翁声誉鼎盛的年代,“‘昌’气太重”是画坛的流行语,意指年轻人在吴昌硕的笼罩下画地为牢,难有自我面目。

  8月8日,“大道传薪,金石为开———中国美术馆藏吴昌硕与二十世纪写意花鸟画名家展”在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举行。展览遴选齐白石、潘天寿、陈师曾、王震、赵云壑、朱屺瞻、王个簃、陈半丁、来楚生、李苦禅、王梦白、王雪涛、于希宁等十六位20世纪写意花鸟画大家,分为江南和京津两大派系,在对应比较中展示每位画家与吴昌硕之间的承变关系,勾勒出写意花鸟画探古出新的脉络。

  江南区:潘天寿、王一亭等浙派弟子

  1923年,27岁的潘天寿经好友诸闻韵的介绍,登门拜访了近八十高龄的吴昌硕。相识未久,吴昌硕就以篆书对联“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总入诗”相赠,肯定其绘画与诗歌天赋。吴昌硕曾对入室弟子说:“阿寿的画有自己面目,这就好。你们不能老是同我的面目一样。”又说:“阿寿学我最像,跳开去又离我最远。大器也。”

  潘天寿的画以“一味霸悍”知名。用笔古拙劲健,并多以隶书、魏碑方折觚线勾勒造型。策展人邓峰告诉南都记者,“潘天寿把吴昌硕的创作方式、整个的风骨、气象学到了,而不是在图式、笔墨和简单的技术语言的层面上来取法。”

  除潘天寿外,江南展区还有王一亭、王个簃、吴茀之、诸乐三等浙派名家。1911年,吴昌硕正式定居上海,王一亭对他极为帮衬。王一亭早年跟任伯年学画,说来与吴昌硕应是师兄弟,因为吴昌硕也曾向任伯年请教。但王、吴二人的关系却在亦师亦友之间。王个簃则是最得吴昌硕衣钵的亲传弟子。赵云壑则被认为继承吴昌硕笔墨精神最多,但自我面貌不足。

  “吴昌硕自己是浙江人,潘天寿先生也是浙江人,吴茀之、诸乐三也是浙江人,诸乐三还是浙江安吉人,跟吴先生有远亲关系。浙江画家到了五六十年代被称为‘新浙派’,但在之前还有‘老浙派’,‘老浙派’之前还有南宋院体。这一条路子,都比较重视骨架,对于画面的结构性、张力感,用笔墨的泼辣,都是有传统的。这个传统,在吴昌硕的弟子里体现得非常明显。”

  京津区:陈师曾、齐白石及“齐派”弟子

  金石写意画风的北传,首先要提到陈师曾。因为吴昌硕又名吴仓硕,陈师曾的斋号之一就是“染仓室”,表明了他与吴昌硕艺术上的渊源。他的印谱亦称《染仓室印存》。“中国美术馆有一百多幅陈师曾的作品,有机会我们会把陈师曾全方位地展示出来。他在京津画坛绝对是一个拔尖人物,可惜离世太早。”邓峰介绍。

  齐白石没有见过吴昌硕,但齐白石的“衰年变法”,却是学吴昌硕而起。齐白石本人对吴昌硕极为折服,潘天寿也曾说:“近时白石老先生绘画上的设色布局等等,也大体上从吴昌硕先生方面而来,加以自己的变化,而成白石先生的风格。表面上看,他的这种风格可说与昌硕先生无关,可仔细看,实从昌硕先生的统系中分支而出。”

  1922年,陈师曾携吴昌硕、齐白石、陈半丁、王梦白、凌直支的画作在日本展出,齐白石出人意料迅速走红,风头盖过当时的画坛领袖吴昌硕。据说吴昌硕听闻后淡淡地说:“北方有人学我皮毛,竟得大名。”究竟是缶翁眼界太高,还是文人的酸葡萄心理?

  北厅展陈的艺术家,如李苦禅、王雪涛、崔子范等,实际上都是“齐派”,也即吴昌硕的“再传弟子”。“他们画石头、梅花的画法,是从吴昌硕而来。画面构图的简括和现代,却受齐白石影响。”“我们选择的这16位艺术家,在学吴的基础上,广泛地吸收其他的滋养。在他们艺术经验的各个阶段广收博取,最后熔铸成自我。如果在熔铸自我的同时,又能很敏感地把握住时代的脉络,这个艺术家就是大师了。”邓峰说。

  记者黄茜

相关阅读

日前,一面印有医术精湛传四方,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由一位叫朱彦的患者送到了佳美口腔永定门路门诊部刘刚主任的诊室,表[详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落实市委常委会关于扶贫[详细]
秋高气燥,是火灾的高发阶段。近期,邯郸一老旧居民楼因电路老化引发一场火灾事故。滚滚浓烟中,交巡警赵东东奋不顾身、秒[详细]
自从家人智能校园暴力AI防控解决方案在上海教育后勤设备展上与大家见面后,不少行业内的同仁与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对解决方[详细]
第三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圆满闭幕,而水成的健康饮水服务仍在持续中。在国展中心内,水成的几十台直饮净水设备已经服役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