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动态 

江苏宿迁通报5起医疗垃圾污染案:千元回收万元卖出

时间:2014-08-13 来源:我的加肥猫 责编:

  检方通报揭开惊人地下黑色产业链——

  医疗垃圾,摇身一变牟利十倍

  “皮条变身塑料日用品”“注射针头回收再利用”……医疗垃圾沾染着各种病菌,却被非法收购加工。宿迁市宿城区检察院11日通报5起医疗垃圾环境污染案件,案件折射出医疗垃圾回收加工产业暴利惊人:每吨1200元收来的医疗垃圾,粉碎成颗粒后的价格可飙升至万元。

  医疗垃圾位列《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是国家监管的重点。宿城区检察院仅在现场查获的医疗垃圾就有47.2吨,各种医疗废物均露天堆放在院中、路边,经阳光曝晒、雨水冲刷,其中的化学成分、有毒物体挥发至大气之中、渗透至土壤之内,对空气、土壤、地下水的污染难以估量。

  调查发现,医疗垃圾加工处理基本上是“来料加工”,就业零门槛,几乎无本经营。通报案件中,涉案人员都是宿城区耿车镇及周边王官集、蔡集等乡镇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被告人李先斌交代,从事医疗垃圾处理对厂房设备要求不高,在农村空置院落到处都是,如果是利用自家庭院连租金都能省下,所需设备只是几把剪刀和一个电动粉碎机。雇佣的工人都是年迈老人,加工费一般约定为每斤0.3元,只要按月结算工资即可。

  环保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一群工人在堆积如山怪味刺鼻的垃圾旁挑挑拣拣。他们都是附近留守老弱人员,有的戴着手套、口罩,有的则徒手操作。作业流程十分简单:先用剪刀将注射器(针头)、针管、皮条、挂水袋、瓶盖等剪断,再将残留在皮条中的药水随手甩出,然后分类分别用机器粉碎。含有针头的垃圾被粉碎后,还有“特别程序”——用磁铁把铁粉从塑料颗粒中吸出来。最后,经过初加工后的铁粉和塑料颗粒分别装袋,铁粉以废铁的价格销售,塑料颗粒则作为塑料制品原料出售给加工企业。从事医疗垃圾分拣的工人告诉记者,看到医疗垃圾上的斑斑血迹会“感到恶心”,有时被残留的药水溅得“眼都睁不开”。

  根据有关规定,医疗垃圾必须由有医疗垃圾处理资质并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其他单位不得擅自处理。但检方查明,直至今年宿迁市仅有1家医疗垃圾处置中心,处理能力十分有限,而医疗垃圾产量却十分惊人,万张床位年产垃圾就达1825吨。更重要的是,医疗机构把垃圾送到处置中心,还须缴纳每吨4000元至6000元的医疗垃圾处理费用,而直接把医疗垃圾当做普通垃圾卖给上门回收的小贩,不但省去运输成本,还能得到额外的“废品钱”。案件中,国有大型正规医院或私人诊所都成为供货单位,专业小贩定期上门以普通废品的价格收购并运到“货场”。“货场”形态多样,有的是固定的医疗废物“专卖店”,有的则可能就是流动的运输车。价格低廉买多少卸多少,老主顾还“包邮”送货上门。涉案被告人之一的靳三就是从徐州市沙集等地“货场”买来医疗垃圾14.02吨,非法从事分拣加工。

  从这5起案件来看,实际回收利用的主要是挂水用的皮条。据涉案人员靳三交代,医疗垃圾种类不同收购价格不一,比如输液器皮条的价格在每斤1元至1.2元之间。但加工后的利润惊人,成本每吨不过1200元的医疗垃圾,加工后价格飙升到每吨5000元至1万元。

  承办案件的检察官李学兵告诉记者,目前医疗垃圾加工产业已形成“工人分散边加工边出售,老板集中收成品、捉迷藏打游击”加工模式,即使个别加工窝点被查,因为涉及金额和垃圾数量较少,环保部门只能查扣垃圾和加工设备,对涉案人员教育后一放了之。即使达到起诉标准,法律规定的污染环境罪刑罚也相对偏轻。李学兵认为,违法成本过低和惩罚力度不足,是导致非法加工处置医疗垃圾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仅仅依靠一个部门力量无法根治此类行为,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打出重典治理组合拳。”

  (通讯员 朱建中 记者 顾敏)

相关阅读

日前,一面印有医术精湛传四方,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由一位叫朱彦的患者送到了佳美口腔永定门路门诊部刘刚主任的诊室,表[详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落实市委常委会关于扶贫[详细]
秋高气燥,是火灾的高发阶段。近期,邯郸一老旧居民楼因电路老化引发一场火灾事故。滚滚浓烟中,交巡警赵东东奋不顾身、秒[详细]
自从家人智能校园暴力AI防控解决方案在上海教育后勤设备展上与大家见面后,不少行业内的同仁与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对解决方[详细]
第三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圆满闭幕,而水成的健康饮水服务仍在持续中。在国展中心内,水成的几十台直饮净水设备已经服役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