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动态 

调查称近四成香港学生不愿与父母在网上“做朋友”

时间:2014-08-15 来源:pld009 责编:

  8月14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青少年爱在社交网站分享生活点滴,家长亦希望成为子女社交网站的“朋友”以便了解他们,但香港研究协会调查发现,39%受访子女拒绝与父母在网上“做朋友”,即使接受为“朋友”,38%人会设定权限以防父母浏览其资讯,较去年同类调查分别上升7个及11个百分点。香港研究协会提醒家长,避免过度介入子女的网络世界,更不应抱监控心态,惹子女反感。

  不接受父母“关注自己”

  香港研究协会于7月22日至8月5日访问了453名10岁以上的全日制学生及739名家长,91%受访学生与75%受访家长称,有使用Facebook、instagram或微博等社交网站。结果显示,39%受访学生表明不接受父母成为自己社交网站朋友,51%不接受父母在社交网站关注自己,38%人“有”设定权限防止父母浏览自己社交网站的资讯。

  调查发现部分家长想法与子女存有差异,46%受访家长已与子女成为社交网站朋友,近半数人直言会藉社交网站关注子女行为,当中76%是以父母身份,但也有10%会以虚构身份,及9%“以子女帐户登入”,藉以留意子女动态,对亲子互信构成影响。

  香港研究协会研究主任吴伟民表示,调查结果反映子女向父母筑起“虚拟城墙”的情况上升,部分家长希望透过社交网站与子女交流,却因网络沟通互信不足,惹子女反感,令他们觉得父母在监视自己,提醒家长避免过度介入子女的网络世界,更不应抱监控心态,子女亦要理解父母是出于关心。该会研究主任戴碧彦亦称,部分家长对使用社交网站这种新沟通模式,未能磨合,建议父母不应时常在子女Facebook留言或赞好,否则令子女觉得不是交流,而是被监控,影响亲子关系。

  勿公开太多个人资料

  调查亦发现,49%受访家长担心子女在社交网站遭受欺凌,31%受访学生亦担心自己被网络欺凌,较去年分别升2个及4个百分点,另有70%家长及61%学生担心社交网站公开个人资料会被利用。戴碧彦提醒,青少年不应在社交网站公开太多个人资料,例如地址及电话等,否则易被“起底”,造成网络欺凌。

  就读大学2年级的Annette表示,有使用Facebook及instagram社交平台,与父母关系良好,不论现实及网上与父母亦是朋友,不介意与父母分享旅行或大学生活点滴。(记者刘家莉)

相关阅读

日前,一面印有医术精湛传四方,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由一位叫朱彦的患者送到了佳美口腔永定门路门诊部刘刚主任的诊室,表[详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落实市委常委会关于扶贫[详细]
秋高气燥,是火灾的高发阶段。近期,邯郸一老旧居民楼因电路老化引发一场火灾事故。滚滚浓烟中,交巡警赵东东奋不顾身、秒[详细]
自从家人智能校园暴力AI防控解决方案在上海教育后勤设备展上与大家见面后,不少行业内的同仁与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对解决方[详细]
第三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圆满闭幕,而水成的健康饮水服务仍在持续中。在国展中心内,水成的几十台直饮净水设备已经服役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