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动态 

评论:切莫让“居者有其屋”反成香港年轻人梦魇

时间:2014-08-15 来源:南国甄 责编:

  香港中文大学近日公布“香港生活质素指数”,其中“物业负担能力比率”一项出现12年来最差纪录:如将中等收入劳动者14年的总收入全部投资买房,仅能购买市区一处约37平米住宅。且不论不吃、不用、不住,把全部收入拿来买房根本不现实,也不用说货币会随着通胀而不断贬值。高企的房价不仅将年轻人的买房梦击碎,更将加剧老龄化等一系列深层次社会问题。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香港的住房问题始终为“老大难”。香港房价问题的症结在于供求严重失衡,楼价与租金脱离市民负担能力。香港被称作全球最拥挤的城市,不全因为土地太少,而是因为香港用地极“省”。香港未开发的土地占总面积的70%,多数是受法律保护的生态保育用地。然而,想把未开发土地开发,看似简单可实不容易,比如已经研究了16年的新界项目。

  新界地近深圳。自1990年代末开始,刚刚诞生的香港特区政府就展开“新界东北规划及发展研究”,筹划在新界东北的古洞北、粉岭北等地兴建新市镇。然而,因为种种抗议声,这一“研究”竟研究了16年。今年,香港特区政府又大力推进开发新界北举措,却被扣上政治大帽,遭遇重重阻力。反对党人士和激进团体声称新界开发有政治目的,是令新界东北变成“深圳后花园”或“富豪双非城”。这种反对派人士无中生有的极端想法和示威者的非理性冲击行为,极大地阻碍了政府施政。

  解决住房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然而,令人不愿意看到的是,高企的房价已经摧毁了部分年轻人的信心。年轻人本应在大学毕业后投入工作,尽力从事自己的事业,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然而,部分香港年轻人为求得入住公屋,则甘愿放弃事业。日前,太平山顶一处豪宅冲击亚洲最贵豪宅榜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冲击豪宅榜”行为除有开发商借最贵豪宅之名搞自我商业宣传之嫌外,无形中,对年轻人的购房信心造成不小打击。部分年轻只盼入住公屋,宁愿放弃事业,便是对购房无望、失去信心的体现。年轻人在大好年华不埋头工作,不仅对自己职业生涯极为不利,倘若有类似想法的年轻人众多,特区经济活力下降,无疑对整体的经济建设有害无益。

  高房价不仅严重影响并动摇了年轻人信心,更会给香港特区整个社会带来一系列连锁负面反应,引发“蝴蝶效应”。

  中国人固有先有房后有家的传统观念,房价高企,年轻人在适婚年龄买房不成,只好被迫晚婚,甚至放弃结婚的打算,造成“剩男、剩女”问题。部分年轻人购房成功,组成家庭,但无奈花尽积蓄只能买下一小房,夫妻二人本已拥挤,无力再养育子女,夫妻二人年老后,将面临无子女赡养等诸多问题。

  香港现在已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有关数据统计表明,2012年,香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数目为98万,占整体人口的14%。照此发展下去,到2041年,老年人数目将大幅增加至256万,占人口的30%。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的日本,老龄人口的比率为23.1%。对政府而言,老年人人口比例增加,令医疗、福利等开支急速上升。同时,劳动人口比例减低,经济活力下降,增长动力放缓,对政府收入和公共开支的可持续性产生重大影响。若税制维持不变,政府收入的增长将会大幅放缓,而福利和医疗开支则会急速增加,对政府财政带来不堪重负的巨大压力。

  综上所述,高房价不仅仅是年轻人买不起房的简单问题,它会造成一系列引发负面效应的社会问题。政府在不断推出“辣招”打击投机炒房等行为之外,还需不断地、反复地、渐进式地推动土地开发建设的步伐。同时,呼吁各方搁置成见、放眼长远,配合特区政府施政,为子孙后代考虑。年轻人更应树立信心,靠自己双手创造财富,亲手书写自己的幸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文/蔡啸天)

相关阅读

日前,一面印有医术精湛传四方,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由一位叫朱彦的患者送到了佳美口腔永定门路门诊部刘刚主任的诊室,表[详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落实市委常委会关于扶贫[详细]
秋高气燥,是火灾的高发阶段。近期,邯郸一老旧居民楼因电路老化引发一场火灾事故。滚滚浓烟中,交巡警赵东东奋不顾身、秒[详细]
自从家人智能校园暴力AI防控解决方案在上海教育后勤设备展上与大家见面后,不少行业内的同仁与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对解决方[详细]
第三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圆满闭幕,而水成的健康饮水服务仍在持续中。在国展中心内,水成的几十台直饮净水设备已经服役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