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8日电 韩国统计厅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韩国月均失业人口达118.1万人,其中失业时间超过6个月的长期失业人口为15.1万人,同比增加18.8%(2.4万人),创下近18年来的同期历史新高。
1-3月,失业时间超过1年的人口达1.9万人,同比增加51.2%(6000人),创下17年来的同期最高纪录;失业超过6个月的人口中,20-29岁年龄层占比最高,显示出近期长期失业的青年增势明显;放弃求职的人数为52.34万人,同比增加1.3%(6800人),创下2014年以来的新高。
分析认为,长期失业者和放弃求职者比重增加说明了就业岗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反复的求职失败可能导致产生更多的长期失业者,而长期失业者可能在此过程丧失意愿成为放弃求职者。
数据显示,3月失业人口为125.7万人,继1月和2月(102万人、126.5万人)以来连续3个月超过百万,创下1999年以来的同月最高水平。
中国外交部网站2017年5月更新的韩国国家概况显示,韩国约有5100万人口,以此计算,3月份韩国约每41人中就有1名失业人口。
对于韩国青年失业率攀高原因,人民日报2月2日曾做过报道。韩国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全炳瑞表示,很多韩国青年人在经历过长期且昂贵的大学教育后,希望在大企业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甚至宁愿失业也不愿到小企业工作。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韩国装备产业等重工业占比较大,但国际竞争力相对下降,从业人数日趋减少,经济发展动力主要依赖半导体等就业效应相对较低的产业。且大企业集中的高科技产业正加强自动化发展,加上经济不确定性,导致大企业可提供的岗位减少。而服务业因为工作条件差、薪资待遇水平相对较低,未能弥补相应的就业缺口。
韩国政府决定在2018年上半年投入全年创造就业总预算的2/3,“早发力”以克服因上调最低时薪等而变得严峻的就业障碍,激励增加就业岗位。不过,有韩国媒体质疑称,韩国政府出台的旨在提升生活质量的各项劳动政策,如上调最低时薪、缩短工间、公共机关临时工转正等或导致劳动成本增加,给企业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青年就业。(中新经纬APP)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