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经济 

去杠杆:有进展亦有挑战

时间:2018-04-20 来源:未知 责编:

  去杠杆仍面临不少挑战:价格效应减弱;居民部门杠杆率未得到有效抑制;地方国企负债增长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朱鸿鸣

  今年以来,我国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作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目标,取得了去杠杆的积极进展。

  一是信贷增速回落明显。去杠杆、强监管和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新增债务起到了明显抑制作用。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79.9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9万亿元,同比少增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分别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增速回落2.0个和1.5个百分点。在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基础上,扣除境内企业股票融资并考虑政府债券后,非金融部门广义信贷增速为12.2%,分别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增速回落2.8个和1.3个百分点。

  二是新增信贷结构优化。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金融管理部门加强了对资管业务和委托贷款业务的监管,低透明度、高关联性的影子银行债务增量受到遏制。今年一季度,委托贷款余额逐月下降,信托贷款余额增长缓慢。3月末,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余额合计22.25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25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比重为12.37%,较上年末下降0.53个百分点。

  三是金融杠杆出现下降。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继续加强对违规开展同业业务、理财业务、表外业务和合作业务等金融乱象的整治,去嵌套、去通道、去链条取得新进展。3月末,金融机构股权及其他投资余额为22.77万亿元,同比萎缩2.6%,增速较上年末进一步下降1.2个百分点。其他存款性公司(银行)同业资产56.52万亿元,同比萎缩4.2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年末下降3.4个百分点。

  但也要看到,去杠杆仍面临不少挑战。一是价格效应减弱。在信贷增速出现明显回落的同时,GDP平减指数也有所回落。截至3月末的近四个季度,我国名义GDP增速为10.9%,较上年末下滑0.3个百分点;同期广义信贷增速仍然高出名义GDP增速1.3个百分点。

  二是居民部门杠杆率未得到有效抑制。加总居民部门银行贷款、公积金贷款、融资融券、以居民部门债务为基础资产的资产支持证券、保户质押贷款、类金融机构贷款后,2017年末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已接近60%,超过了日本、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2017年三季度末水平。今年以来,居民部门债务仍然保持快速膨胀态势。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境内居民贷款余额42.28万亿元,同比增长20.03%,分别较同期境内贷款增速和名义GDP增速高8.0个和9.4个百分点。预计一季度末,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将会继续上升。

  三是地方国企负债增长快。2月末,地方国有企业负债余额达54.15万亿元,超过中央企业负债规模。同时,地方国企利润总额与净资产增量之间的缺口进一步拉大。前2个月,地方国企净资产增量45213亿元,但利润总额仅为1249亿元,前者高达后者的36.2倍。

  

相关阅读

见习记者 郭洁本周(11月30日~12月4日)将有47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686 4亿元。7股解禁市[详细]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微信不只是一个省钱的短信替代工具,也不是QQ,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微信现阶段的成功不[详细]
承接2019年IPO市场热况,2020年的首个交易日,已有23家公司在这段时间招股,新股热潮一时无两。现时选择新股[详细]
12月25日,国宏中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宏中晶)、成龙基金会、贵州序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序央科技),赴威宁[详细]
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以及强大的旅游需求,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游客目的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