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经济 

中国民间有巨大的创新潜力

时间:2018-05-02 来源:未知 责编:

  显堂文语

  文 文显堂

  编辑:牛绮思(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17期)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费尔普斯曾经说:“中国有可能实现内部创新能力的大爆发,创造出一种内在的经济发展动力,通过这样一种动力来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进而使得中国经济能够保持长期增长。”费尔普斯认为,中国在自主创新方面仍有巨大潜力可挖。

  在笔者看来,中国民间有巨大的创新潜力。

  人们常说,高手在民间。然而,当民间的创新高手出现的时候,人们的心态却令人忧虑。几年前,只有初中文化的下岗工人郭英森,带着自己发现“引力波”的研究成果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展示,结果却遭到了不屑,甚至是讽刺。还有人判定他根本不具备发现“引力波”的研究能力,将他的梦想当成笑话的人们似乎只相信科学家、高学历的人能创新,不相信普通人、低学历人也能创新。

  实际上,民间的创新潜力如今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但同时也有一些新的歧视和抑制民间创新的现象出现。

  比如,有的权威专家根本瞧不起民间创新,以权威自居,打压民间创新。他们往往不看创新成果,只看学历背景。另外,媒体普遍关注国家的大型创新项目,诸如航天、高铁、特大型工程技术、基础性科研项目等等国家队完成的创新,而对于民间的创新成果却很少传播。国家奖励的创新成果也大多是国家队的创新成果,而民间的创新成果很少受到国家的表彰奖励。这在某种程度上让人们以为创新就是国家的事,是科学家的事。所以总的来说,受种种社会心态和环境的影响,创新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较低下。

  从国家专利局公布的数字看,2017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职务发明为30.4万件,占92.8%,而非职务发明专利只有2.3万件,占7.2%。这也显示我国民间创新的巨大潜力有待挖掘。任何人的创新想法、创新行为、创新成果,只要对社会有利,无论大小、成败,都应该受到尊重,而不是歧视、嘲笑和打压。中国要真正有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成为创新型国家,需要民间创新潜力的爆发。

  曾有预言说,人类未来的重大创新发明将发生在民间,而不是在“高大上”的试验里。这种预言有其根据所在。因为人类历史上许多重大创新发明都发生在人们对自然界和日常生活的观察,从苹果落地到发现万有引力、从烧水壶到发明蒸汽机等等,都是如此。

  所以,要消除歧视和抑制民间创新的基因,让整个社会形成创新不问出处,不仅人人都尊重创新、崇尚创新、鼓励创新,而且人人都有创新的想象力,都有创新的冲动与激情。

  对此,笔者有如下呼吁。一是加强对民间创新成果的宣传,并建立民间优秀创新成果和人物评选表彰机制。二是建立民间创新成果转让的市场化机制,动员社会资本尤其是国有资本的参与,只认创新成果和价值,不问创新者的背景,创造一个良好的民间创新环境。

  (文显堂,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中国企业十大新闻发言人;曾任国企董事长、股权投资协会副会长。)

相关阅读

见习记者 郭洁本周(11月30日~12月4日)将有47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686 4亿元。7股解禁市[详细]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微信不只是一个省钱的短信替代工具,也不是QQ,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微信现阶段的成功不[详细]
承接2019年IPO市场热况,2020年的首个交易日,已有23家公司在这段时间招股,新股热潮一时无两。现时选择新股[详细]
12月25日,国宏中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宏中晶)、成龙基金会、贵州序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序央科技),赴威宁[详细]
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以及强大的旅游需求,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游客目的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