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5月10日消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洲区域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IMF驻华副代表张龙梅参会并发表演讲,她表示,首先亚洲的增长是非常强劲的,但是它会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建议政策制定者应该保守谨慎,并且着眼于缓冲和提高韧性。
此外,她表示美国税改会产生这些影响:这里面主要是有三种渠道可能会产生溢出,第一个就是增长方面的溢出效应,在资本支出方面费用处理,会鼓励投资者在短期之内更多的进行投资,会促进美国GDP的增长,同时对于亚洲地区产生一个正向的溢出。第一个就是增长方面的溢出效应,第二关于税收竞争。美国降低了企业所得税,下降的幅度还非常大,这个会怎么来影响到美国对外的外伤直接投资。第三个渠道,就是我们所说的关于资本流出。因为美国现在逐渐采用属地征税,美国公司有多少人会把他们在海外的利润立刻汇回到美国本土。
以下是张龙梅演讲实录:(部分)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发言!首先我想感谢人民大学,尤其是张教授,还有国泰君安,非常感谢能够举办这次发布会!就像今天的演讲已经提到的一样,我们主要是关注不确定性,对于亚洲地区的不确定性。刚才Alfred Schipke已经讲了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一些影响,以及贸易摩擦所造成的影响。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美国税改的影响,以及它对于亚洲会有何影响。
美国的税改实际上是很复杂的,这个改革很复杂,它对于公司所得税还有个人所得税都有相关的改革。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个影响主要是公司税改革所带来的。我们来看一下,这就是三个公司税改革的关键要素。首先第一个就是税率会从35%降到21%,这个下降还是非常明显的。有一些企业税率会进一步降低到13%左右。
在未来的5年当中,美国公司在资本投资方面可以实现完全的税收抵扣,同时这个条款在5年之后分阶段取消,让企业能够在未来5年当中来前置他们的资本投资。
第三是关于土地征税。在税改之后,美国从全球的税收体系向属地征收体系转换,美国原来的国际企业,比如你在中国,如果你已经支付了中国的税收,如果你把你的利润汇到美国,你要支付美国的公司税,当然政府会给你一些税收抵扣,就是你已经付过这些税了。但是美国采用属地征税,美国的国际公司不用把钱汇回本国的时候,再交一次美国的税,只要交中国的税就可以了。对于他们原来的利润在海外进行累计的话,可以进行一次性的汇回,只有大概15%的汇率,有的最低8%的汇率,一次性缴纳就可以了。这是美国税改在公司方面比较重要的影响。
它会怎么来影响到亚洲地区呢?这里面主要是有三种渠道可能会产生溢出,第一个就是增长方面的溢出效应,在资本支出方面费用处理,会鼓励投资者在短期之内更多的进行投资,会促进美国GDP的增长,同时对于亚洲地区产生一个正向的溢出。
第二关于税收竞争。美国降低了企业所得税,下降的幅度还非常大,这个会怎么来影响到美国对外的外伤直接投资。
第三个渠道,就是我们所说的关于资本流出。因为美国现在逐渐采用属地征税,美国公司有多少人会把他们在海外的利润立刻汇回到美国本土。
下面我们看一下第一个渠道,增长方面产生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我们做了一些模型,我们看一下美国的税改,把它作为一个整个税改的一揽子方案来看,在短期之内它对于在美国GDP的增长产生一个积极的影响。在接下来的三年当中,美国增长累计的效应可能会达到1.2%,它会使得GDP增长快1.2。但是我们觉得这些效益会逐渐的消失,所以长期来说它的效益还是比较边际化的。1.2%对于GDP的刺激增长怎么会影响到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呢?在亚洲地区,它会带来这个地区经济0.2%的增长,这个影响现在已经放到了刚才基线情景下了。它的影响和其他地区非常相似,比如像拉美、欧洲也是一样的,他们的经济增长也会带来一个0.2%的额外刺激。[page]分页标题[/page]
我们可以看到在亚洲有很多不同的经济体,经济状况,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像柬埔寨还有越南,这样的国家对他们的影响更大一些,可能会达到他们GDP额外0.4到0.5增长的刺激。因为这些国家是非常开放的,所以这些出口占GDP当中的比例,大概50%到90%,所以他们也把很多的产品出口到美国。所以他们和美国经济之间的联系会更加强烈一些,通过他们的贸易渠道。这是在增长方面。
在税收竞争方面,如果我们看一下这张图,红色的实线显示的是美国现在的税率,大概是21%左右,绿色代表的是亚洲的经济。你可以看到美国现在的税率,实际上是低于很多亚洲国家官方的税率,也就是说将来可能会在美国的FDI方面会有一些重新的调整。
另外还有一方面,当然这是一个官方的税率,但是我们知道实际的税率可能和官方的税率差别比较大。但是这张图仍然可以告诉我们,对于美国的外伤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另外还有一方面,因为美国降低了税率,所以这样的话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来跟着美国,也来推出新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改革。
首先我们看一下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分布状况,我们看一下美国的FDI在全球如何来进行分布的,你可以看到大概有60%美国的FDI都会在欧洲,在亚太区域大概占到16%。同时在不同的国家,我们可以看到差别比较大的,比如说在新加坡,新加坡美国的FDI占到了GDP当中的80%,所以新加坡对于美国FDI未来的变化就会更加敏感一些。因为其他的一些国家也有可能调整他们的税收政策,根据美国来进行改革。我们也研究了这些FDI如何来重新进行分配,我们也要看一下在全球的外伤对外直接投资的分布状况,我们可以看到这张图还是非常相似的,大部分的全球的FDI仍然是集中在欧洲,但是你可以看到,亚洲所占的比例会更大一些,比如说在全球的FDI当中,亚洲一共是23%。但是如果我们看一下亚洲里面不同的国家的分布,其实情况还是差别比较大的,在中国全球的FDI向中国投资的绝对数量是最大的,在亚洲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如果你看到在GDP当中所占的比例实际上并不是很大。
另外一个因素我们也需要考虑进去的,也就是对于FDI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是你要看FDI的组成状况,不管它是投资到这种制造行业,还是非织造行业当中。因为在现在美国新的税改方案当中,它有一个特别的条款,也就是鼓励美国公司把他们的无形资产移回美国本土。我们可以看一下在亚洲,在制造业方面FDI的投资是比较高的,占到了21%左右。同时,还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所以这一部分的FDI,可能和一些非织造行业的FDI相比,它可能受税改的影响比较小。
下面我介绍一下第三个渠道,对于可能会产生的资本流出,它有一个一次性的利润汇回的机会,利润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要鼓励美国企业把他们在海外市场的利润汇回到美国本土。根据一些数据的估算,现在大概有2.6万亿美元没有汇回的利润在海外来进行积累。但是我们并没有他们的2.6万亿的地理分布数据,但是如果你看一下收入分布,比如说像在左边,你可以看到美国的税前收入,美国的跨国企业在全球当中有50%收入都是集中在欧洲,亚洲占到了大概15%左右。你可以看到新加坡和香港,他们占到自己GDP当中很大的比例,如果你看一下中国的话,占中国的GDP当中,这一部分是非常小的,总体来说,我们可以看到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风险在亚洲还是比较有限的。
另外我们需要对风险进行分析,就是美国公司在海外的利润,尽管他没有汇回到美国本土,但是实际上他把这个钱仍然投资到了美国的美元资产当中。这样的话进一步抵消掉美元贬值所产生的一些影响。但是这个领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密切关注。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不确定性,比如在一些地缘政治方面的风险,第一就是朝鲜的局势。在这个领域当中,最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它仍然是在地区当中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page]分页标题[/page]
第二就是在很多的亚洲国家,他们将会在未来的两年之内举行大选,这样也会带来很多在政策方向方面的不确定性。
下面我简单的谈一下政策。正如Alfred Schipke前面所介绍的,在亚洲增长的势头仍然是非常强劲的,但是它的不确定性也有所增长。所以总体来说,我们建议在亚洲政策的制定者,首先要更加的审慎。从财政政策角度来说,应该有更多的财政缓冲,增加经济的弹性,同时在结构性改革方面,要未雨绸缪。我觉得现在我会再给大家介绍一些从货币政策方面,还有宏观审慎政策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今年的地区经济展望当中,第二章介绍的亚洲通货膨胀的情况,这里面就是我得到的三大结论。第一,在大部分的亚洲国家,我们都可以看到通胀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低于目标通胀。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这种通胀目标的低于正常的水平,是由全球因素影响的。这种情况可能会产生逆转。
第二点,我们发现在亚洲通胀现在更多的变得后顾行增强,如果出现正冲击,可能对于未来的通胀会产生一些持续性更强的影响。
第三个菲利普斯曲线变得更加平缓,通胀现在对于整个经济的放缓,会降低它的敏感性,将来如果你想降低你的通胀,你需要牺牲更多的产出,才能够降低通胀。
下面给大家看一下我们在分析方面具体的情况。这张图显示的是在亚洲地区当中大部分的国家,比如说左边的第一个,我们显示的是亚洲发达经济体,大概有60%的通胀会受到全球因素的影响,在新兴的国家大概是75%,所以全球因素是说,为什么通胀在亚洲过去的这些年是比较低的水平。但是我们现在知道,比如说像商品价格继续上升,像发达经济体当中通胀会上升,所以这些全球因素造成的影响,可能会带来不同的趋势,也就是说亚洲的通胀也有可能会缓慢上升,货币政策的制定者这方面要保持警惕。
第二个因素,个我们发现通胀的形成在亚洲的情况,它其实并不是那么依赖像前的通胀期望,所以说如果你有通胀的情况,它会持续。所以通胀的期望和之前的效应就没有那么强。
通胀对于经济活动的敏感性也降低了,这个对于发达的或者新兴的经济体都是如此的在亚洲。它实际上这种经济活动的敏感性,在亚洲新兴经济体是有些明显的,未来他们可能需要降低自己的经济增长,才能够把通胀降下来。
除了货币政策以外还有另外的政策,是我们想要建议给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就是宏观的审慎工具。我们知道在很多的亚洲国家,实际上有一个资本价格的泡沫,在过去的几年当中都是如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宏观的审慎政策是非常有效的,我们做了一些跨国家的比较,这是它的反应,可以看到,宏观政策可以在不损害产出的情况下有效的控制信贷。所以这个对于金融稳定来说是个很有用的工具。
接下来我总结一下我们的主要观点,首先亚洲的增长是非常强劲的,但是它会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建议政策制定者应该保守谨慎,并且着眼于缓冲和提高韧性,谢谢!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