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新时代· 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海南行采访团来到东寨港。只见郁郁葱葱的树林、星罗棋布的潮沟,为鸟类迁徙的“驿站”提供了许多先天优势。
东寨港拥有珍贵的物种资源,有资源的宝库、海口之肾、鸟类的天堂、水上的乐园、科研的基地、科普的窗口、修复的典范和保护的标杆等美誉,备受各方关注。1980年,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成立;198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东寨港红树林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一片沿海滩涂森林,绵延海岸线总长28公里,是最美的海南八大海岸线之一。因陆陷成海,形如漏斗,海岸线曲折多湾,泻湖滩面缓平,红树林就分布在整个海岸浅滩上。
但是受全球变化和海岸带整体环境恶化的影响,全国各地红树林面临不同程度的退化。据统计,全球红树林面积1700万公顷,中国红树林面积不足2.4万公顷,占世界的1.3‰。在过去的20年里,全世界超过1/3的红树林消失。我国红树林面积也曾经出现剧减,东寨港也不例外。2011年以来,保护区的红树植物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死亡现象,2014年7月,保护区遭受17级强台风袭击,红树林受损严重。这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当地采取了有效措施,全力拯救受病虫害破坏的红树林,及时补植在台风中受损的红树林。“红树林从成长到长成大树,需要百年之久,所以一旦受损,恢复很难,损失很大。”冯尔辉痛心地说道。
为了做好红树林保护工作,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和海口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东寨港的环境保护,从去年开始加大力度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工作。保护区原来存在部分早年挖的养殖塘,建的养猪场、餐饮店。市政府投入5500万元实施退塘还林2439亩,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规模的退塘还林工程。此外,还加强东寨港水质监测,投入1亿元对造成水质污染的9家养猪场关停6家,搬迁3家。对保护区外围的养殖塘计划通过建设湿地公园的方式,增加保护区的缓冲带,为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保障。
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人们对红树林价值的逐渐认识、环境意识的提高及法制的逐步健全,红树林成为最受公众关注的保护生物之一,直接大规模的破坏红树林现象已经很少发生,大部分红树林已被列入保护区范围,红树林面积实现总体上稳中有升。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