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异动
焦炭1809涨2.39%,盘中创17年9月以来新高:截止6月14日收盘,焦炭1809涨2.39%,报收于2187.5,盘中最高2194.5,创17年9月以来新高。
![]() |
![]() |
![]() |
![]() |
中粮期货付斌:供需+资本驱动,棉价重心保持上移
据中粮期货分析师付斌6月14日的报告表示:6月12日的USDA报告,确认了中国等产地的灾害减产情况,棉花市场去库存的力度加强。其认为,棉价长期上涨的格局未变,驱动上进入“供需+资本”双轮驱动期,空间上从低位区间进入中位区间,“大幅双向波动中实现重心上移”会成为棉花市场的新常态。
1. 供需:灾害天气加强减产预期,去库存驱动棉花牛市延续 。未来两个月的预期偏差还是看天气,如果天气恶化导致产量大减,平衡表恢复到疯牛状态,就是行情节奏切换到疯牛的拐点,否则还是维持当下状态。预计CF1901长期波动区间抬升为(17000,20000)元/吨,行情的演化更多的是震荡上涨,如果短期拉升过快则容易产生急速回调。
2. 资金:资金汹涌放大基本面因素,波动率大增成为新常态。郑棉方面,从5月中旬累计涌入40多亿资金,郑棉沉淀资金从20亿左右上升到60亿左右,新增资金是原来的两倍,定价的话语权从产业供需转为“供需+资金”共同定价。
美盘的资金博弈仍然是基金多头逼仓ON CALL的故事。驱动上,中国新增100万吨滑准税进口配额、德州西部的干旱、强劲的美棉出口构成了主要的推动力。数量上,双方博弈依然激烈,体量还很大。截至6月1日,美棉未点价卖出合约161758张,处于历史高位;截至6月5日,基金净多127052张。综合全球供需和美盘资金情况,预计未来美棉波动区间(80,100)美分/磅。
海通宏观姜超团队点评18年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年内还要两次加息,新兴市场谁更受伤[page]分页标题[/page]
北京时间今日凌晨,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决议以8:0的投票结果获得通过,决定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至1.75%-2.0%。海通宏观姜超、梁中华、李金柳点评认为:
1.美联储6月再度加息,表态整体偏鹰,且预计2018年共加息4次,超过之前3次的预期。会后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小幅走高,美元指数上涨,美股收跌;
2.联储仍偏乐观,年内还有2次加息,期货市场数据显示,当前市场对2018年加息总次数的预测也由之前的3次调整为4次,年内再次加息时点或在9月,概率高达81%;
3.美国经济短期稳定,未来会逐步减速;
4.美元仍将偏强,冲击新兴市场;
5.不排除中国公开市场跟随加息,但长期中美利率趋于脱钩。
产业监测
Mysteel:64家样本钢厂进口矿平均可用天数30天,较上次统计降1天
本周Mysteel统计64家样本钢厂进口矿平均可用天数30天,较上次统计降1天;库存消费比为31.82,较上次统计降1;烧结矿中平均使用进口矿配比91.38%,环比上次调研增加1.43%,同比去年增加2.50%;钢厂不含税平均铁水成本2065元/吨,较上次增加37元/吨。烧结粉矿库存1985万吨,较上次调研减少1万吨,同比去年增加14.18%,烧结粉矿日耗62.41较上次增加1.89,同比去年减少14.6%。本次调研数据来看,成本方面,全国钢厂生产不含税铁水成本有较大幅度拉涨;库存方面,本周各区域钢厂补库较为平缓,库存波动较小;山东区域因上合峰会结束,钢厂目前逐步进入恢复阶段,因此日耗正缓慢恢复,预计达到满产还需要数日;唐山区域烧结限产仍未解除。(上期调研时间为20180530)
唐山停限产信息
唐山6月14日15时-17日12时启动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焦化出焦延长至36小时;轧钢停产;烧结机、竖炉停限50-100%,17日以后限产50%,使用脱硝设施免于停限产。
黑色库存数据:本周35城和132城钢铁社库环比大幅下降
据Mysteel库存数据,截至6月14日,35城螺纹477.72减26.51,线材132.01减11.99;132城螺719.81减34.31,线材234.91减13.10。(单位:万吨)
![]() |
![]() |
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14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2%,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9037亿元,增长14.2%,增速与1-4月份持平。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1%。
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64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增速比1-4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3%,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3.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5.8%。商品房销售额48778亿元,增长11.8%,增速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2.8%,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6.5%。
![]()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对冲研投。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