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医疗风投和私募基金募资达400亿美元。中国的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看到了将西方药物、设备和诊断仪器带回祖国赚钱的潜力。
美国和欧洲的生物和医药技术创业公司,为其昂贵的研究找到了新的金主——中国投资者。
贝恩公司称,去年中国风投和私募公司对国外医疗保健的投资已从四年前的5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3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被用于购买美国和欧洲公司的股票。
这些投资为西方的药品、医疗设备和诊断公司提供了充裕的现金流。Dealogic称,年初至今,对这些公司的后续投资已达136亿美元,IPO另外募集到19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称,对中国的资金管理者来说,医疗保健行业近年来的强劲表现是主要的吸引力之一,中国的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看到了将西方药物、设备和诊断仪器带回祖国赚钱的潜力。
一方面,西方医药公司在医疗技术上,如癌症早期检测,和各种罕见的疾病治疗上,具有强大的领先优势;
此外,中国投资者还能将先进的医疗设备引进中国,进而推动设备国产化,从中国有限的竞争和较低的生产成本中受益。
不过,这股潮流已经引起了行业官员和顾问们的担忧,他们认为一些公司估值过高,而且缺乏经验的投资者可能低估了风险,在低迷时期作鸟兽散。
纽约 E Squared 资本管理公司的医疗投资组合经理 Les Funtleyder 说:“风险在于市场过热,估值过高,而且局部还有泡沫,但目前,医疗保健是资金的好去处”。Les Funtleyder 过去几年一直和中国私募基金合作。
据上海咨询公司ChinaBio的数据,去年中国的医疗风投和私募基金募资达400亿美元,比前年增加了一倍。
QMIS金融集团是一家13年历史的香港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公司总裁 Dato"Sri Chin最近参观了几个潜在的投资目标。他称,计划向美国一些私人持股的、有望上市的医疗保健公司投资3亿美元。
虽然这种投资风险很大,但美国市场“有能力培育和帮助这些公司快速成长”,Dato"Sri Chin 表示,“生物技术可以带来非常快的回报”。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