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经济 

国家统计局再度解释工业利润数据差异

时间:2018-07-05 来源:未知 责编:

  北京商报讯 (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王寅浩)针对用公布的利润总额计算出的增速与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增速存在差异的问题,7月4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统计数量发生变化,过去一年,由于多种原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是减少的。

  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月利润总额27298.3亿元,同比增长16.5%;而去年同期数据显示,去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29047.6亿元,同比增长22.7%。把今年的27298.3亿元与去年的29047.6亿元相比较,绝对值减少了1749.3亿元,通过计算,增速应该是放缓6.02%,而不是同比增长16.5%。针对上述问题,此前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已作出过回应,数据变化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调查范围变化、剔除重复计算和非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剥离。

  此次国家统计局再次作出回应,毛盛勇介绍,具体来看,企业数量由于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总是在变动中,有新建的、有注销的、有合并的,还有规模变大进入2000万元统计门槛的,也有规模变小退出2000万元门槛的。因此,工业统计的企业数量是在变动的。从相关部门数据看,1-5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9%,一季度A股非金融企业净利润增速为23.6%。工业利润增速与这些数据是匹配的,趋势一致。

  毛盛勇指出,国家统计局每年定期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范围进行调整,对不符合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要求的企业进行剔除。此外,近年来,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越来越多,在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违反统计制度,将下属跨地区法人企业包含在本企业当中进行统计,造成同一法人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间重复统计。根据最新开展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查情况,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国家统计局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跨行业重复计算进行了剔除。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后,一些企业将服务业经营活动剥离。毛盛勇介绍,实施“营改增”政策前,部分工业企业将服务业生产经营活动一并纳入本企业的财务核算。“营改增”政策全面推开后,服务业企业改交增值税且税率较低,不少工业企业逐步将内部服务业经营活动剥离,使得今年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有所减小。

相关阅读

见习记者 郭洁本周(11月30日~12月4日)将有47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686 4亿元。7股解禁市[详细]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微信不只是一个省钱的短信替代工具,也不是QQ,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微信现阶段的成功不[详细]
承接2019年IPO市场热况,2020年的首个交易日,已有23家公司在这段时间招股,新股热潮一时无两。现时选择新股[详细]
12月25日,国宏中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宏中晶)、成龙基金会、贵州序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序央科技),赴威宁[详细]
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以及强大的旅游需求,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游客目的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