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经济 

保护科研农作物

时间:2018-07-13 来源:未知 责编:

  张立美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学生发帖称,学校在浏阳实习基地种的玉米、棉花等科研成果被当地村民偷盗。据悉,此次被偷盗最严重的是学校获得审批的一个玉米新品种,一旦被扩散出去,损失或达上千万元。湖南省沿溪镇发布通报称,涉事4人已被依法询问,正在要求村民归还所拿农产品(000061,股吧)。

  科研农作物被盗,无疑凸显了科研农作物保护层面存在的短板。从表面上看,科研基地安全保护硬件设施不到位,对小偷基本上处于不设防状态。但从深层次原因讲,归根结底是盗窃科研农作物的违法犯罪成本太低,对盗贼起不到应有的威慑作用。

  可见,保护科研农作物,杜绝科研农作物被盗案件再次发生,最关键的是要补齐保护短板。首先,必须尽快补齐法律短板,告别科研农作物被盗没“法”管的局面。一方面,被盗科研农作物的价值鉴定评估,不能比照普通农作物,必须按照科研农作物的特殊性进行评估,不能贬低科研农作物的价值。另一方面,在处理科研农作物案件时,司法部门必须摈弃“不知者不为罪”、法不责众等观念,要依法追责,不能因为弱势的农民、老人集体盗窃科研农作物就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其次,必须补齐安全保护硬件设施短板。一方面,高校、科研机构的农业基地有必要加盖围墙、防护网,与外界进行隔离。另一方面,在农作物成熟期,要组织安保人员进行巡逻。实际上在农村瓜果蔬菜收获期间,不少农民就是在田间地头打地铺日夜看管。

  此外,必须补齐科研农作物知识的普及教育短板。科研院所应当定期、不定期组织农业基地周边的群众开展科研农作物知识的普及教育,既提高大众对科研农作物的价值认知,也让群众了解到盗窃科研农作物的严重后果和法律风险。

相关阅读

见习记者 郭洁本周(11月30日~12月4日)将有47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686 4亿元。7股解禁市[详细]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微信不只是一个省钱的短信替代工具,也不是QQ,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微信现阶段的成功不[详细]
承接2019年IPO市场热况,2020年的首个交易日,已有23家公司在这段时间招股,新股热潮一时无两。现时选择新股[详细]
12月25日,国宏中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宏中晶)、成龙基金会、贵州序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序央科技),赴威宁[详细]
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以及强大的旅游需求,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游客目的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