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新华时评:抑制楼市“打新热”需要“硬核”举措

时间:2020-11-30 来源:北方金融网 责编:z0011
原标题:新华时评:抑制楼市“打新热”需要“硬核”举措

  新华社深圳11月28日电  题:抑制楼市“打新热”需要“硬核”举措

  新华社记者孙飞、赵瑞希

  近来,部分城市楼市火爆,一些“网红”楼盘甚至出现“万人抢房”“众筹打新”现象。“打新热”背后,新房、二手房价格“双轨套利”浮现,楼市调控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此番楼市火爆引起关注的焦点与以往不同,不再是纯粹的新盘价格问题,而是新旧住宅价格倒挂。在深圳,位于城市核心区域的华润城润玺一期开盘均价约13万元/平方米,而周边二手房挂盘价有的已达18万元/平方米,每平方米数万元的倒挂价差之下,怪象随之而来。

  早在离开盘还有数月时间之前,不少“打新攻略”就在网络流传。到了选房之时,不仅出现了“众筹打新”“借票代持”等传闻,而且根据华润城官方信息,即使在“优先满足无房居民家庭购房需求”的限购原则下,润玺一期1171套房源,符合选房资格者就有9690人,中签率约为12%。僧多粥少加上“借票代持”等炒作,加剧了抢房现象。“摇上一套新房,账面浮盈就是几百万元”,有市民就表示,有机会当然要试试。

  十几万元一平方米的商品房俨然成为火爆“投资品”,“打新热”背后的买房牟利现象显然与“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驰。

  坚持“房住不炒”,保障供给必不可少。近年来一些地方多措并举,如提出长期住房保障计划,停止商务公寓审批,推进低价公共住房建设等。这些措施需加快落地步伐。然而,“打新热”现象警示,增加供给、新房限价之外,楼市调控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更多地关注住房流向,加强对持有环节的调控,让税收杠杆发挥更大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房地产税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抑制投资投机行为,或许能收釜底抽薪之效。

相关阅读

合集合,或者在给定预期回报水平下具有最低风险的投资组合集合。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在有效前沿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详细]
资深家族资产管理专家应松先生原创开发的YS(应氏)家族资产管理体系已于2025年8月正式完成著作权登记,标志着中国家族资[详细]
家人们注意啦,九月最值得蹲守的科学狂欢来咯! 由中国科协联动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开展的科普之光[详细]
北京,2025年8月28日 ——TP中国官宣喜讯,公司连续第八年获得全球职场文化权威机构Grea[详细]
北京金海汇成投资有限公司:房地产投资---在众多投资领域中,房地产投资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它既是实现财富增长的重要途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