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经济 

:银行理财五大乱象曝光:推介短信不请自来最严重

时间:2014-08-25 来源:酷爱裙裙 责编:
原标题:银行理财五大乱象曝光:推介短信不请自来最严重

“今天分行来检查工作,就让正规的理财经理负责签约和销售,平时大堂经理也可以签字”,从业者的说法恰恰暴露出银行销售队伍专业性的欠缺。

除了存款,理财产品或许是银行最具“群众基础”的一项业务,因此其“半年累计募集近50万亿元”并不令人惊讶。然而,或许同样是由于理财业务非常“接地气”,其销售手法虽屡经整顿仍乱象丛生:不请自来的推介短信、专业性缺失的销售、流于形式的风险评估、看人下菜碟的礼品赠送、人为渲染出供给不足假象等等。

“今天恰好是分行来检查工作,我们就让正规的理财经理负责理财产品的签约和销售,平时我们大堂经理也是可以签字的”,一家股份制银行位于北京市西南二环某网点的大堂经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而在一家国有大行的营业网点,理财经理更是直言,“做风险评估时最好选择看起来承受力更高的选项,这样能确保买产品时不受限制”。

乱象一推介短信不请自来

“我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来自不同银行的理财产品推销短信,要是赶上节假日那就是一天收几条的节奏”,“月光族”小徐对于经常不请自来的理财产品推销短信十分无奈,“我现在刚刚参加工作,薪水也不高,根本就没有购买理财产品的需求,最可气的是,有一家我早已在五年前就完成销卡的银行如今还坚持给我发理财产品推介短信”。

小徐的个案并非偶发的现象,“**您好,为您推荐我行理财产品,92天收益率……”,这种能够披露出客户全名、可谓是精确投放的理财产品推销短信从2012年以来就被银行密集发送着。

由于客户办理银行卡,通常需要完善身份证、住址、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因此银行掌握了很多的“大数据”,这些数据自然成为银行推介其个人金融业务的最佳媒介。但是,也有客户质疑,“对于我们消费者最需要的账户变动提醒等短信服务,银行借存在成本之名心安理得的收费,反之对那些并非所有人都需要的理财产品宣传短信,却狂轰乱炸般发送过来”。

“最离谱的是,有一次一个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人打电话向我推销理财产品,我已经明确表示不需要,他还是‘很敬业’地把理财产品的信息又通过短信发送给我,并建议我再考虑一下”,全职太太魏女士由于需要看护小宝宝,对于此类骚扰尤为气愤,“我想拒收都不知道能找谁”。

相关阅读

近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齐聚一堂。作为一个偏向B端行业的大会,智博会呈现出来的[详细]
怎么买车最优惠?关键是选准时机。现在好消息来了,在车辆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月底到期之前,12月23日至25日,由宿迁日报社[详细]
伴随嫩北农场爱心超市社会化、人性化、制度化三项制度的良好运转,爱心超市在农场临时救助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民政部门[详细]
据国务院医改办透露, 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人均新增40元中的10[详细]
中新社广州12月5日电 (王华 李洁)世界中文媒体发展论坛暨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49届年会5日在广州开幕,主题为世界形势与[详细]